旅游業(yè)使用微博營銷似乎很常見,很多地方景點,都開始運營微博,開始利用微博的效應來吸引游客,或者利用送景點票等方法來吸引游客。而近樂途旅游網的一次失敗的微博投資卻格外惹人注目。作為一個旅游網站的運營人員,樂途旅游網在新浪、騰訊等都開設了微博,安排專人運營,粉絲數(shù)萬,卻發(fā)現(xiàn)引來的UV量少得可憐,投入產出比并不劃算,分析了一下,有如下原因,與各位分享:
一、更新的內容決定了官博的定位
在樂途旅游網官方微博更新的內容中,正常的企業(yè)新聞轉載率數(shù)量極低,只有一些有獎活動有部分轉發(fā),轉發(fā)率也僅約為粉絲數(shù)的千分之幾。
跟新浪微博的推廣人員溝通后才知道,新浪微博轉發(fā)的內容類型依次為:人生格言、星座運勢、愛情婚姻、娛樂八卦,顯然,對于一家以內容資訊、電子商務為主的旅游門戶網站來說,這些都不太適合作為樂途官方微博的發(fā)展方向。
所以我給企業(yè)微博平臺的定位是,它是一個PR公關稿、活動傳播、危機公關甚至是招聘信息的發(fā)布平臺,而不要一個能吸引用戶參與的旅游信息溝通與交易平臺。
二、微博雖好,在線交易還是選擇專業(yè)網站
作為一家電子商務網站,通過微博給樂途帶來的在線交易額幾乎可以忽略不計,樂途的用戶主要還是通過直接輸入網址、百度搜索等方式進入,所以,對于網友來說,想預定旅游線路、機票、住宿,還是習慣于直接登錄一家信譽、服務專業(yè)的旅游垂直網站感覺更靠譜。
對于樂途這樣的旅游門戶網站,從品牌的角度來說,可以維護一個官方微博作為信息發(fā)布平臺,但從網站運營的投入產出比來看,我寧愿將主要運營力量放在產品及內容的運營上,讓樂途成為一個旅游消費者喜愛并收藏的互聯(lián)網入口。
否則,投入大量的運營力量在別人的服務器上忙活一場,雖得到一些蠅頭小利,但終究為他人做了嫁衣裳。
三、成功的微博營銷也許能帶來品牌效應,卻不能帶給網站巨大的PV/UV;
首先,很多企業(yè)微博好壞,往往以粉絲數(shù)作為標準,近日看到篇文章,議論在線旅游行業(yè)微博影響力“三強”,是以粉絲數(shù)量為衡量標準。雖然從理論上來說,有多少粉絲,可以展示出多少次,但除卻僵尸粉和造假粉之外,一個網友往往會發(fā)現(xiàn)首頁更新太快,看幾頁足夠了,根本不可能全部看完,所以一個微博粉絲數(shù)僅僅是理論上的展示數(shù),遠非實際瀏覽數(shù);
再者,從用戶習慣上來看,雖然微博和百度搜索結果頁從展示形式上很類似(都有摘要和外部超鏈),但網友查看的心態(tài)卻不同,微博滿足了對關注者的“知道”狀態(tài),簡單摘要、圖片視頻已經足夠“知道”,而不需要詳細“了解”,這也造成了點擊超鏈的動力不足。相比百度搜索,網友對于搜索的目的性更明確,所以需要點開外部超鏈了解詳細情況。這也是為何微博向網站轉化的流量遠低于百度的原因。
從這次樂途網的微博嘗試中,或許帶給我們更多的關于微博營銷的深思,因此微博營銷雖然是紅火,但是運營前,請認真考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