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:如果您有任何疑問或想咨詢其他業(yè)務請撥打電話 400 685 0732
全網監(jiān)測海量數據按需發(fā)布監(jiān)測預警
實時把握輿情動態(tài)精準追溯信息源頭
互聯(lián)網日益成為熱點事件曝光的主要平臺和社會輿論的主要源頭,輿情監(jiān)督應對突發(fā)事件中的反應速度明顯提速。輿情監(jiān)督需要面對的載體越來越多樣化,網絡與手機結合日益明顯,微博成為最具“殺傷力”的媒介,輿情監(jiān)督未來的發(fā)展有哪些趨勢 ?
趨勢一:微博對于社會救助、弱勢群體維權等領域具有特殊的意義。有網友總結道,如果一則信息在微博上被跟從者過萬的知名博友轉帖,則有可能在10 分鐘之內形成全國性的輿論熱點,其信息傳播的速度和廣度上都是史無前例的。
趨勢二:意識分歧加大,傳統(tǒng)媒體與新媒體中的“兩個輿論場”尖銳對峙。以互動為特色的網絡社區(qū),屬于網民自主發(fā)聲、信息反向傳播的Web2.0 形態(tài)。Web2.0 與Web1.0 之間經常形成一種隔閡和反差。在Web2.0 意見平臺上,網民議政心直口快,地方政府的管理措施經常被質疑和否定。
趨勢三:網民的組織化程度提高,深度追究真相的欲望增強,網絡輿論與現(xiàn)實空間不斷融合,輿論越來越強地作用于現(xiàn)實。隨著網絡的發(fā)達,相當多的網民已經不再是孤立的個體,他們在網上結成各種虛擬的社群,同聲相應,同氣相求,因為背后巨大利益的唆使,網絡炒作、網絡營銷和網絡公關也蔚然成風。
趨勢四:“ 新意見階層”和“公民報道者”在社會輿情中的地位迅猛崛起,“意見領袖”作用更加突出?!靶乱庖婋A層”和“公民報道者”的核心就是“意見領袖”。網絡意見領袖由最初的“隱姓埋名”,到現(xiàn)在越來越多地站到前臺,愿意公布自己的姓名,愿意加V(實名認證),愿意讓社會公眾認識自己,成為該利益群體的代言人,呈現(xiàn)“顯性化”的趨勢。
對于各種輿情監(jiān)督,政府和新聞媒體應能做出及時反饋,防微杜漸,甚至防患于未然。其前提是必須利用現(xiàn)代信息技術對網絡輿情予以分析,從而進行控制和引導。但互聯(lián)網信息量大,無法依靠人工的方法對網上海量信息進行收集和處理的特性決定,必須要建立一種以“應對網絡輿情,由被動防堵,化為主動梳理、引導”為目的的網絡輿情分析系統(tǒng)。
說明:如果您有任何疑問或想咨詢其他業(yè)務請撥打電話 400 685 0732